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同济大学朱建华教授做客博达论坛

【来源:西语学院 | 发布日期:2019-12-30 】

20191225日下午1630分,以“现代德语的共时分布与发展趋势”为主题的博达论坛在融院D204如期举行。

本次论坛主讲人是同济大学原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原德语系主任朱建华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应用语言学、德语构词学、汉德比较语言学、中德跨文化交际、德语教学法等。


在正式进入主题前,朱教授简单地介绍了“共时”概念,这一概念由瑞士作家、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提出,用于研究语言系统内部的规律。在理解语言单位在语言系统这一大集合中地位的重要性之后,在座师生更易通过现代德语语言体系的共时分布,体会到现代德语的发展趋势。


朱教授首先在介绍共同语方面提出三个概念:标准语、书面语以及舞台语。标准语代表一种理想化的说话和写作方式。但朱教授指出,在众多口音存在的情况下,所谓“标准”的德语其实几乎是不存在的。而书面语则是在正字法作用下不断规范简化从而得到的更有利于学习的德语形式。在中国,最早的例子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书同文”这一事件。至于舞台语言则是基于戏剧形式的标准语传播。这三个概念很好地体现了共同语的普及和发展。

随后,朱教授立足地理环境,对比不同方言的分布与差异,简单讲述了方言的演变过程。他表示,随着共同语的普及,方言影响变小,尽管人们有保护的意识,但难免只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才会用到方言。

朱教授还介绍道,与日益萎缩的方言不同,随着专业的分化融合、工业的进步,为保证专业人员的相互交流,专业语兴起且在转译、构造复合词、引入外来词的基础上不断扩展。


最后,朱教授谈及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特种语时,特别强调了青少年用语的代表性地位。而后他通过大量古今中外例子的分析,总结出社会特种语具有时效性和封闭性的特点。

讲座后,有学生问及南北德方言差异明显的原因,朱教授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受地理环境影响,几次音变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一样,不同地区内的语言变化程度也因此不同。日耳曼语支和中国方言的形成亦是同理。


本次报告,朱教授从语言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共同语、方言、专用语以及社会特种语出发,具体介绍了现代德语的语言变体及其特点,使在座师生对现在德语共时分布与发展趋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文字:张雅轩

摄影:费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