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论新文科视野中德语专业的改革思路

【来源:陈洪捷 咸佩心 | 发布日期:2021-03-02 】

目前中国有100多所高校设有德语专业,每年大约有6000名德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但是从就业情况看,德语专业毕业生通常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其专业都没有关系。当然,高校毕业生不能完全“对口”就业,这是当前的普遍情况。但对德语专业来说,如果大多数毕业生长期无法“对口”就业,这对德语专业的长远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为此应当思考一下德语专业本身的问题。


5E63


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折射出德语专业培养模式问题。我们德语专业通常的名称是“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或“德语专业”,长期以来是以培养通晓德语以及德国文学(或德国国情)的人才。严格说来,对于德语专业毕业生来说,只有从事德语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毕业生,才算是真正的“对口”就业。而到其他任何部门工作,都谈不上“对口”,即使在工作中使用德语,语言与专业毕竟不是一回事。


面对这一情况,不少高校尝试了所谓“德语+”的模式,即在传统德语专业培养计划中加入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商务或科技等等。但是这种“德语+”的模式,充其量是一种补救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德语专业面临的问题。无论是“德国语言文学”模式、还是“德语+”模式,由于未能突破原有的学科边界,未能突破单一的学科思维,所以难以有所突破。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来思考德语专业的建设问题。



8541


教育部提出的“新文科”改革方针,对于思考德语专业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文科”战略的核心就是突破传统学科的界限,推进文科诸学科的融合,这些其实也应该是改革德语专业的突破口。另外,国别与区域研究正在我国的高校中不断推广,德语专业当然也首当其冲。国别与区域研究其实与新文科战略一样,都是以学科融合、学科结合为目标的。以下从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出发,以国别与区域研究为路径讨论德语专业的改造方向。


按照新文科的思路,德语专业应该首先从传统的“文学学科”中脱离出来。迄今德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无论是“经济德语”或“科技德语”以及“国情德语”,其实都是因为无法跨越“文学”的学科框架而收效甚微。缺乏其他学科的支持,仅仅在德语专业内部进行跨学科的尝试,是注定没有希望的。从国别与区域研究的视角看,德语专业不应当仅仅与文学绑定,而应当与其他相关的专业建立联系的通道,比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等。德语专业应当培养以德语语言为基础的德国专家。而所谓专家,当然是通晓德国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专家。也就是说,德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与其他相关的学科进行合作与沟通,培养不同领域的德国问题专家。


具体说,每个德语专业应当结合本校的学科情况,根据本校的特点,构建一个具有独特学科取向的德语专业。一所高校的德语专业可以与历史学进行组合,或者与教育学相组合,当然也可以与政治学和经济学两个学科进行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学科方面的德语专业。在未来的德语专业大家庭中,可以有侧重德国法律的德语专业,也有侧重德国历史的德语专业,当然也有侧重德国文学的德语专业。力量雄厚的德语专业也可以同时拥有两个方向,如侧重经济与技术,或侧重教育与文化等等。


从培养德国研究人才的角度看,这种具有特定学科取向的德语人才,显然要比传统的、单一的“德国语言文学”人才具有优势。传统的德语人才虽然掌握了德语,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基础,很难进入相关的专业圈内,被专业圈所接受。而新型的德语专业毕业生,一方面具有语言的优势,另一方面具有特定专业的训练,也有相应的学科归属感。从国别与区域研究的角度看,这种新型的德语人才才能真正承担起德国研究的任务,提升我国德国研究的水平。国别与区域研究虽然以学科融合和学科交叉为基础,但并不意味要“去专业”。专业的训练是学科融合的基础,专业的学术训练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传统的德语毕业生之所以无法胜任德国研究的任务,是因为他们通常缺乏(文学之外)相关学科的专业训练。新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或许不能与纯专业的学生相比,但他们的德语语言优势多少可以抵消专业知识的欠缺,且他们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在一些专业圈中也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势。


1A904


有人会说,这种思路很好,但难以实现。我们现有的德语教师通常只有德国语言与文学的背景,没有相关的学科基础,如何来培养新型的德语人才?不错,按照新文科的思路改革德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当然要从教师开始。这里不妨采取两条路径。第一,依托相关专业来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的德语人才。如果一个德语专业选定了历史学学科方向,那就应当借用本校(甚至外校)历史系的师资力量,为德语专业学生提供历史学方面的基础训练。而一个以教育学为学科方向的德语专业则可以利用教育学院的师资开设有关教育学的课程。第二,根据本专业的学科取向,在自己的教师队伍中培养若干兼跨德语及相应专业的教师。这些具有专业方向的德语教师是新型德语专业建设的关键所在,他们在专业上一方面与国内的相关专业保持联系,同时也要与德国的相应专业保持联系,逐渐建立其在相应专业的专业认同。他们或许在国内相关专业圈内只能居于边缘地位,但他们在涉及德国的问题时,显然具有很强的优势,在专业圈内可以构成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


所谓学科,不仅是知识的分类,更意味着一种思维和研究方法的训练,以及一种学科文化的获得。如果在德语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不能建立联系与通道,德语专业的教师仅仅靠一己之力在其学科内部扩充学科视野,不可能达到学科融合的目标。只有接受过诸如历史学或政治学等学科基本训练的德语教师才能担负起德国历史或德国教育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还有,现有的德语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往往面临困境,想做科研但却无从下手,不做科研又无法提升。但在新的德语专业框架下,德语系的教师由于有了相关的专业依托和专业认同,能够进入相应的学术共同体中,从而也有了明确的学术与职业发展方向。


总之,以上的改革设想完全符合新文科建设的精神,也符合国别与区域研究的思路,有利于打破传统德语专业的学科局限性,有利于促进德语专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科学学科的结合与融合,为德语专业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点说,新型的德语专业培养模式一方面拉近了德语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能为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从总体上会增强德语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中德两国学者的对话与交流能力。从就业的角度看,新型的德语人才由于具备特定的专业背景而增强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具备了进入相应专业领域工作的机会。当然,德语专业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也需要人事、学科管理等管理方面配套措施的支持。


作者简介:

1C6C4

陈洪捷,浙江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博雅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与历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中德学术交流史等。



咸佩心,浙江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德文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语言学、德国研究。


排版 | 吴诗颖

编辑 | 孙琪

初审 | 程静

终审 | 陈洪捷 吴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