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BMBF资助项目系列导览(九)——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与技术”项目

【来源:戴澳归 | 发布日期:2021-05-05 】

编者按:2015年,德国联邦教研部推出首个国别战略——《中国战略2015-2020》,为德国在教育和科研领域开展对华合作制定战略框架。拓展德国教科界的“中国能力”——即理解中国的能力——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这一目标也是2016年德国教研部实施资助项目“在德国高校形成更广泛中国能力的创新理念”的出发点。经过多轮考察,共有11个德国高校项目入选资助名单。值此项目实施5年之际,浙外德国研究中心特推出“德国教研部资助项目‘在德国高校形成更广泛的中国能力’”系列导览,重点阐述德国11所高校受资助项目的基本情况与最新发展动态,为大家了解中德两国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合作现状提供相关渠道和资讯。如有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为浙外德国研究中心“文化视窗”栏目第20篇(总第98篇)。


柏林工业大学


50DA5

图片来源:柏林工业大学官网


柏林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简称“柏林工大”(TUB、TU Berlin)。该校创立于1770年,位于德国首都柏林,是德国的第一所工业大学,也是世界顶尖理工大学之一。


柏林工业大学科研实力雄厚,并主张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同样重要。柏林工大现为德国九所卓越理工大学联盟(TU9)成员、欧洲顶尖工业管理者高校联盟德国七所高校之一、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和研究大学会议联盟德国十所高校之一及欧洲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联盟德国六所高校之一。该校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大约20%的学生来自于国外,国际化色彩鲜明。建校200余年以来,该校培养了许多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先驱,为德国乃至世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与技术”项目

项目简介


66CAA

图片来源: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与技术”项目官网


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与技术”项目(„Wissenschaft und Technik Chinas“ der Technischen Universität Berlin,缩写TU-WITECH)旨在提高柏林工业大学的中国能力,提升师生在跨文化能力方面的竞争力。作为一个试点项目,TU-WITECH研究如何在工业大学体系下最高效地实现以上目标,从而填补德国的大学课程范围外的巨大空白。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资助,资助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


通过“中国科学与技术”项目,参与者不仅能在理论层面习得有关中国的知识,更能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基于柏林工业大学与中国伙伴机构100多年的科研合作历史,该高校希望新一代了解中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能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因此,传授有关中国国家概况、政治、现代史和社会知识以及科技背景的知识至关重要。


这一项目的实施推动柏林工业大学成为与中国相关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协调中心,尤其是在技术学科领域。以柏林工业大学与中国的密切合作为起点,持续扩大合作网络,在国际大背景下探讨中德关系。毕竟,如今科学、经济和工业领域迫切需要转向国际化。而“中国科学与技术”项目的使命是向个体和机构传授必要的中国能力。


中国能力计划


106E6

图片来源: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官网


“中国科学与技术”项目中最重要的措施是中国能力计划。根据该计划,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类课程并获取相应中国能力证书。而科学家、项目执行人以及行政管理人员接受进一步培养后,也有机会通过该计划获得相应证书。


开设课程涉及中国文化、政治、科技等方面,将人文社会科学与STEM学科*相结合。为了和当前国际背景接轨,课程涉及的具体主题也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学员得以更好地应对当前技术和科学相结合的挑战。该中国特色教学计划在德国的工业大学中是独一无二的。具体开设课程如下:


*STEM学科: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


中国经济(国民经济学)

中国经济(企业管理经济学)

中国技术

中国规划、建筑和环境

中国科技文化

传统中国科技文化

近代中国科技文化


3A33D

图片来源: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官网


中国能力计划不仅鼓励学生进行交换学习,还为对中国感兴趣的机构及个人提供对华学术合作的最新重要资讯。学术背景下,对中国能力的掌握程度往往决定了合作机会的优先权以及自由科研的标准。诚然,经济因素一直以来在中德合作中占主导地位,但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立中德战略合作关系。为此,“中国科学与技术”项目积极参与制定对华合作建议。


关于与各个中国研究机构合作的行动建议有:

1. 《德国汉学协会关于德国学术机构与中国交流合作的行动建议》

2.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掌握中国知识,运用中国能力:在德国拓展中国能力的出发点》

3. 莱顿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对中欧高等教育与研究合作情况的评估》


关于与中国伙伴开展经济合作的行动建议有:

1. 德国工业联合会的政策文件《合作伙伴和系统性竞争对手——如何应对中国国有控股的国民经济》

2. 《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网络关于中欧关系政治维度的研究报告》


项目承办单位简介


53ECF

图片来源: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官网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技文化中心(Center for Cultural Studie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简称CCST)提供跨学科的中国特色教学,并将汉学和跨学科研究相结合。该中国中心在德语区高校中独树一帜,专注于研究中国与西方世界关系中的科技史问题。


中国科技文化中心隶属于柏林工大人文学院的哲学、文学、科学理论、科技史系。该学院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哲学、科技史和经济等内容。


25年来,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凭借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为来自各院系的数千名学生提供与其他平行文化和反传统文化相遇的机会。因此,中国科技文化中心成为了一个以中国为主题的教学和研究中心。它一方面研究自然科学、经济学和工程学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研究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在当今社会,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始终坚持反思自我,以便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不断发生的变化和当前中国的科技改革。


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在全球范围内,与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和中德科学合作的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联系。一方面通过官方协议达成与这些科研机构的合作,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个人关系网,如通过与前客座科学家和前员工的联系等达成合作。


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合作伙伴


2AD3C

图片来源: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官网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

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

柏林夏瑞蒂医科大学

中国生命科学理论· 历史· 伦理研究所

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


“chinnotopia——中国设计的未来”专题系列研讨会


专题系列研讨会简介


2EA06

图片来源: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官网


未来10年、20年、30年我们将如何生活?创新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哪些变化?快速发展的数字化将如何影响社会?与欧洲相比,中国正处于一个创新孵化期:中国拥有众多创新人才,在国家机构的支持下创新科技产业蓬勃发展,风险资本丰富。


“chinnotopia——中国设计的未来”是一个全新的线上系列研讨会,主要交流中国科技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在该专题研讨会中,与会者探讨了中国和欧洲未来社会转型的情况。


该线上专题研讨会还提供创新的教学形式。即将每月的专题研讨会纳入同名线上课程中。chinnotopia是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与技术”项目的系列讲座,面向学生、专家以及特别针对有兴趣创办公司的人士举办。


“你的脸!关注网络竞争的法律与安全”

2021年4月13日,“你的脸!关注网络竞争的法律与安全(In Your Face! Law & Security of the Cyber Race aufmerksam machen!)”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正借助新的关键技术征服世界,其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实施早已获得国家支持。得到广泛应用的大数据技术是人工智能创新分析的基础,然而必须注意使用数据时的隐私权问题。基于中国目前的战略文件和法律条例,与会者探讨了中国在短短几年内,便在人工智能领域成为世界市场领导者的原因及其对德国的影响。


“‘绿色中国’的特点分析——以‘红色中国’的绿化史为例”

2021年3月9日,“‘绿色中国’的特点分析——以‘红色中国’的绿化史为例”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可持续、高效、环保的重点是“绿色”,但没有中国这一创新驱动力,可持续的绿色未来将不复存在。如今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乡村发展正面临重大挑战:在过去的40年内,随着科技、城市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人口大量流入城镇,农业用地被大面积占领。为解决以上问题,并能自力更生长期保障中国人口的粮食供应,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数字化也在创新方面出了一份力,其中的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就使农业生产更高效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参会者积极探讨了数字化在中国农业中的使用,以及中德合作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1. 柏林工业大学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5847740-6060578.html

2. 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官网

https://www.china.tu-berlin.de/menue/home/

3. 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与技术”项目官网

https://www.china.tu-berlin.de/menue/projekte/tuwitech/


供稿 | 戴澳归

排版 | 高锡涛

编辑 | 孙琪

初审 | 程静

终审 | 陈洪捷 吴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