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德语实习老师的教学初探之旅·篇四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6-10 】

编者按:杭州第十中学是浙外德国研究中心的基地学校。近年来,中心持续选派德语实习教师赴杭十中教授德语文化体验课程。继《德语实习老师的教学初探之旅·篇二》之后,方唯慎同学将在本篇文章中,分享她对“自由课堂”的初次实践过程与感悟。

学情介绍

杭州第十中学是浙江省重点初中,也是浙江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设立的第一所基地学校。在协议框架内,德国研究中心将为基地学校提供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师资培训、协助开展国际理解课程活动,帮助该校师生适应未来变革、提升全球胜任力。中心每年为杭十中初一、二年级提供相应的德语兴趣班课程,选派有教学经验的中心成员或优秀的浙外大四德语系学生进行授课教学。

本学期杭十中需授课班级为初一、初二各两个班级(总共4个班级)。每个班学生约为45人,上课频率为两周一次,一次一节课,即40分钟。另外,初一年级学生是德语初学者,此前并未接触过德语;初二年级学生已在上学期接受由中心成员教授的课程,具备一定的德语基本知识。本学期,中心继续选派2名优秀德语系学生进行轮流授课。2名实习老师相互协作,共同制定上课目标和学习内容。

此篇将视角聚焦于杭十中805班的教学课堂,授课时间为2021年5月21日。

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冠词并能合理运用于句型表达中,会用德语询问价格。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完全掌握冠词;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模拟买卖情景,将语言融入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词性是德语名词学习的根本,在后续针对德语二格、三格、四格的学习过程中,词性是掌握语法的敲门砖。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德语表达的习惯,合理使用冠词来表达准确的意思。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师生互动(以问答为主)。

(四)教学媒介

主要为新媒体(用于播放视频和PPT),黑板,新视野教材插图。

(五)教学流程

1.课堂导入:

本次课堂的导入,实际上是对上节课堂内容的回顾。我用幻灯片




展示了上节课由Fisch老师教授的文段,而文段中对物品的提问句式,正是这节课的练习重点。我对学生们说,大家熟悉一下PPT上的对话,看看能不能读出来。学生们的反馈五花八门,有的直勾勾地看着我,等待回答问题;而有的,干脆仰着脸,眼神迷茫。


我再次回顾了“Was ist das?”“Das ist ein/eine/einer ......”的意思,引导学生们自己说出“ein”“eine”“einer”所代表的不同意思,继而让他们自主思考:如果要对一样东西表示强调和特指,需要如何使用冠词呢?如果想要问一件物品的价格,是使用定冠词还是不定冠词来提问呢?

2.教学步骤

(1)自我思考

给学生自由,是一件有意义又有风险的事。每一个课堂都不乏拒绝配合的学生,睡觉、聊天、发呆,与课堂无关的任何行为,对他们都有极大的吸引力。而这一切行为,在著名英国教育学家尼尔看来,都是长期受到传统教育压迫和灌输而需要宣泄的结果我在提出“自主思考如何表达特指”后,出现了很多聊天和发呆的学生,此为意料之中的场景。我看着他们,想起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完成一次针对学生的访谈后,发表的言论:学生希望在教师引导下得到成功而并非失败”这些没有在配合课堂的学生,可能只是不知道如何配合,如何规划,如何思考。而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做的不是责怪学生们的走神,而是引导他们去思考

为此,在他们思考的同时,我提出了一个思路:“大家可以想想,在英语里,特指时用的是定冠词;那么德语里,定冠词是长什么样子的呢?”话音落下不久,桌椅的缝隙中,就传来几声轻微的猜测:“die, das, der?”

“很好,”我说,“那么我走进一家商店,询问一样东西的价格,用什么冠词去指代物品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边思考边进行下面的活动。”

(2)自由课堂

我展示了一张新的幻灯片。幻灯片上,是许多和教室相关的物品,这些物品所对应的德语名称,都写在学生的教材里。继而我在黑板上写下了“Wie viel kostet...... ”和“Es kostet......”两句话。带领学生们理解意思和读音之后,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大家自行运用幻灯片上的图片创造对话,模拟买卖情景,自由发挥。



934D

情景代入是一种非常自由的创作方式,学生们把自己带入到情景当中后,很快便有了新的想法。

“老师,我作为商家,想说‘请问您想买什么?’这句话,需要怎么表达啊?”我很快地给予了反馈,并在黑板上写下了一系列同类型的商家专用语。提问的学生很快便吸收这些知识,继而投入到对话演练中去了。

在建立自由课堂的论题上,Barkham博士曾对一个班级做过自由学习的实验。他定下自己不干扰课堂的规矩,整个实验过程他表现得就像一个局外人。整体看来实验是成功的,在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同时,课堂自由的观念也受到了广泛认可。但学生们纷纷表示教师应当发挥更多作用,例如组织和指导更多次的讨论。其实教师在自由课堂中依旧拥有主动权,在感知到课堂需要组织时要及时介入,并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便利。

我走在学生中间,引导他们在练习中继续思考,询问价格时用什么冠词?冠词的选择跟情景状态有没有关系?不定冠词是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定冠词在什么情境下利于表达?

3)自由表达

对话演练进行得如火如荼。待教室回归平静,我邀请了几组同学进行情景展示。这次展示,以反映真实情景为目的,学生们尽量进行全德语对话。在观看学生表演时,我惊喜地发现,他们已经用情景展现,向大家解释了冠词和定冠词的使用规则。其中一组学生演绎了实体店的买卖情景。学生A拿着一本书问:“Wie viel kostet das Buch?”而另一组学生,干脆模拟电话下单:“Wie viel kostet ein Fenster?”几组学生表演完毕后,我从大家的自由表达里,提取了正确的部分,对课堂内容进行了一次总结。关于冠词使用的常规道理,说起来简单易懂,但如果是经由学生们自己研究推出,是真的足够让这个课堂的每一个参与人都感到欣喜。

(六)教学评价

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冠词的正确使用方法,我让学生用不同词性的名词造句,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学生进行一问一答,针对已学过的单词进行价格询问的情景模拟。本小组的展示结束后,由另一小组进行纠错。学生们担任指导者角色,同时保持学习者的状态,完成了对冠词用法的掌握。如此进行了四次成果展示(一问一答),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了极大的加深。

教学反思

本堂课,学生作为主要组成者,在经过自由的思考和练习后,能准确使用相关句式对情景进行处理。老师在对学生保持充分信任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导入的课程环节里,学生们不能很好地回忆起之前课堂的内容,我没有再去求证文段是否讲过,我和学生们对此心照不宣。遗忘本不是一件丢脸的事,但总有人应该因为自己的认真和努力,得到奖励。我从第一节课便开始坚持一个理念:就算这是一堂社团课,学生们也有义务去学到点什么。

而针对这一问题,可能需要提高课程密度,以及提高学业成果跟踪频率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自由思考的环节,学生们可以在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测,这一点极大推进了教学进程。同时,自我思考所带来的反馈,也极大刺激了学生们的探索欲望。

自由表达环节是一次学生作为主导者,老师作为辅助者的环节。在维持纪律的前提下,学生们完全自主发挥。在自由环境里,学生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后表达出了正确的概念。这一过程,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是一次良好的尝试。

在学习时,人们都要经过认识——反思或批判——接受或发展的过程。批判能够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只有这样知识才得以不断进步。批判思维需要人的自主性来操控,个人自主性的形成又取决于个体是否自由,而精神自由是自由的最终形式,要达到精神自由必先受到自由环境的熏陶。本次课堂则是一次对自由课堂的探索。作为一名新手教师,在处理严格和自由之间的平衡时总有很多的顾虑,但一个纪律良好的自由课堂,是我一直想实现的。本次初步探索,在“自由”的维度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纪律方面,还是需要学生和老师之间更多的相互理解和配合。对此,我仍需要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Carl R. Rogers,H. Jerome Freiberg.自由教育[M].伍新春,康长运,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程天君.学生自由发问何以缺失J.全球教育展望2006,4

3) 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601DE

方唯慎,浙江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大四学生,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德语部实习老师,杭州行知小学德语社团课老师,新通教育美国青年来华游学项目助教;在校期间任副班长,校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校静苑之声广播电台“留夏声刻集”节目负责人;获国家级励志奖学金。此外,曾获得DLL(Deutsch Lehren Lernen)模块二及模块六的证书。现担任杭十中学生德语文化体验课的教学工作。


实习指导教师简介:

胡敏,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浙江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研究领域:课程与教育论、比较教育。


供稿 | 方唯慎

排版 | 吴诗颖

编辑 | 孙琪

初审 | 程静

终审 | 陈洪捷 吴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