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中德两国青少年阅读状况与能力对比

【来源:王祎嘉 | 发布日期:2022-10-26 】

编者按:阅读是更新知识储备、提高个人文明素质、弘扬与传承文化的基本途径,同时能够帮助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全民的阅读能力是提升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而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更应该成为重点培养对象。本文重点关注德国青少年的阅读状况阅读能力培养路径以及阅读推广概况,以期为我国青少年的阅读量与阅读能力提升提出适当的方式与启示。

本文为浙外德国研究中心“教科资讯”栏目第72(总第170)


一、中德学生阅读状况概述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总体来看: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1]78.6%,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2]不足5本,仅为4.56本,状况堪忧;从满意度看,仅有四分之一的国民满意自己的阅读情况。其中,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6.6%,人均图书阅读量为 8.45 本,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88.3%[3],均较往年有不同程度提高。总体来看,我国青少年图书阅读状况呈现向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相较于德国,我国的数据表现仍旧稍显落后。德国书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国民中有91%2013年至少读过一本书,完全不读书的国民只占9%。其中,23%的国民年阅读量918本之间,为“平均阅读者”;25%的国民年阅读量超过18本,为“大量阅读者”[4]。德国几乎随处可见翻书阅读的人群,可谓是真正的全民阅读国家。


二、德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路径


阅读能力指的是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参与文本的意义建构、深入探讨文本、评价文本、反思文本的能力。在坚实的阅读量基础加持之下,德国青少年的阅读能力明显超过经合组织国家的均分[5]2015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三项综合排名第一的新加坡,阅读分数是535,而德国文理中学的阅读能力评估分达到了史无前例的583分。那么,德国是如何做到有效培养青少年的阅读能力的呢?

(一)课堂中的超文本化实践

何为超文本?超文本实际上是一个数据库,不同于文本在结构上是线性的、有序的,超文本的结构具有立体化广阔性特征。它采用网状结构块状信息布局,没有固定的顺序,也不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某一顺序来解读文本。超文本阅读有以下几种链接形式:新单词链接、图形图像链接、背景知识链接、读法指导链接、参考书目链接等[6]


图片来源:公众号“萍聚德国”


其中,新单词链接指提供单词的语源、相关文化知识、使用规律和代表性例句,德国教师通常用思维导图将这些信息组合起来,以帮助学生记住新单词及其文化内涵。而图形图像链接则采用直观形象的图解,直接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视知觉思维,使学生容易理解教学内容,降低了教师讲解的枯燥性和文本的深奥性,使学生主观上更愿意继续阅读任务。背景知识链接读法指导链接参考书目链接主要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发挥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寻找疑问、自行查找资料等方式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入思考。

当单一维度的思考转变成多维度的思考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课外活动中的阅读能力培养


德国校园除了在课内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相应举措之外,课外也在为打通阅读与学生之间的通道而实践。王克强在《德国中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路径》一文中提到了德国学校中四种帮助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外活动。

第一点,“在运动中阅读”,该方式将运动与阅读结合在一起,让热爱运动的学生同时能够强化阅读的动机。例如,在汉诺威的豪普特曼中学的“攀岩阅读”项目中,教师将文本分成多个片断,粘贴在攀登墙的不同位置。学生需要根据文本片断的顺序,决定攀登的方向,方向选择错误的学生将会输掉攀岩比赛。

第二点,“在俱乐部中阅读”。大多数德国中学都有阅读俱乐部。俱乐部每个月都举办阅读活动:阅读最新出版的青少年文学作品,在校园广播中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学生读后感评比,校刊定期刊登优秀读后感等。这些阅读俱乐部,将热爱阅读的学生聚集在了一起,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将兴趣可持续地延续下去。

第三点,“在‘背包图书漂流’活动中阅读”。该活动一般安排在学生假日进行,学生要背着装满图书的背包外出游学。在八个星期的时间内完成对背包中全部书籍的阅读并写下阅读日记,为了防止部分学生阅读不细致,背包中会有两本书存在阅读病毒,没发现病毒的学生会在读书日记中暴露问题。

第四点,“在作家见面会中成长”。“作家见面会”常常有一个保留节目,那就是作家谈新作、学生续情节的环节。受邀的作家会故意将自己的新作品中的情节讲到一半,然后让学生继续建构后半段内容,参与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一环节能够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谋篇布局水平。

通过课内与课外多样化的项目与模式,德国学生的阅读兴趣、动力、能力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中德两国在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方面的比较分析(第三部分)


(一)阅读推广主体对比


在德国,青少年的阅读推广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机制,阅读推广的主体也极为多元。政府部门将其视为一项社会工程,制定了相关的青少年阅读和推广的政策和制度,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此外,由社会群体自发组织形成的德国青少年文学工作委员会,通过与图书馆协会和营销公司合作,组织策划了多项图书项目和文学的活动,以此来影响青少年的阅读观念。在德国,约有200多个官方或民间的机构和组织,例如,法兰克福市图书馆与学校共同创建了“学校图书馆工作处”、德国汉堡青少年图书馆以及纽伦堡市立图书馆创新开启的“旅行箱图书馆”服务,共同致力于青少年的阅读推广,旨在激发和提高民众的阅读热情。

在我国,青少年阅读推广主体结构中,政府占据着主导地位,各类官方的图书馆、科研机构、专业学会等为主要的实施主体。近年来,中国图书馆学会等专门的学会团体虽然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议以及多重阅读推广活动,但是由于其形式的严肃性和内容的复杂性,阅读的推广效果往往流于官方化和形式化,没有真正大范围调动起青少年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推广形式对比


德国的阅读推广工作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从策划到执行都形成了一定的规范,青少年阅读的推广活动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例如,公共图书馆作为推广主体,会开设多种阅读项目、派发购买优惠券、开展各式阅读活动以增加影响力。此外,图书馆还很重视青少年的早期教育,在孩子刚出生就赋予其阅读权利。


图片来源:公众号“绘本大家”


与德国相比,我国的阅读推广工作更多停留在方针政策层面。虽然相关部门不断提出“全民阅读”等口号,但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对阅读提升国民素质达成认知,也缺少具体的可行性方案,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另外,我国的阅读推广工作过于注重意识形态,忽略青少年的主体地位,以致推广内容并不能真正满足青少年的阅读需求,无法做到针对不同青少年类型进行不同图书推介,这也使我国阅读推广效果大打折扣。


(三)阅读推广保障对比


德国的阅读推广保障主体不论从政府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都相对健全。就政府部门而言,除了从立法层面确定阅读推广的重要战略定位以外,还会专设阅读推广经费。同时社会团体的资助力量不容小觑,图书馆、教育机构、爱心协会、阅读组织等也会积极出资支持阅读推广工作。可以说,德国全民阅读是全民支持阅读的必然结果,从政府到公共单位再到民间团体,真正搭建起了阅读全域支持网。

在我国,阅读推广工作的保障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由政府牵头出资保证相关阅读活动顺利进行。而社会团体、民间自发资助的力量则是少之又少,这也反映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吸纳和利用的严重不足,没有形成各系统间的良性资金对接。再者,目前我国的阅读推广工作并没有真正纳入国家政策和法案,仅停留在发出倡议、唱响口号阶段。阅读没有植入民众心中,没有内化成为自身价值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中国所应寻求的改变


首先,应当借鉴德国经验,联结课内与课外,助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中,尝试将单一的文本采用超文本的方式呈现。运用各类链接形式(新单词链接、图形图像链接、背景知识链接、读法指导链接、参考书目链接等)丰富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层次,提升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参与文本的意义建构、深入探讨文本、评价文本、反思文本的能力。在课堂外,开展各类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不拘泥于教科书上的内容,帮助学生在兴趣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

其次,在青少年阅读的推广活动层面上,应从发展和增加推广主体做起,使得政府、公益组织及民间力量三股分支形成合力,构建全方位的推广主体合作体系。除此之外,还要鼓励更多阅读爱好者加入这一行列,以点带面,激发更多青少年团体和全民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只有政府、公益组织、民间力量这三股分支从不同维度各司其职、高度配合,才能构建起全方位的阅读推广体系,进一步扩大推广效果。



图片来源:公众号“绘本大家”


最后,在青少年的阅读内容择取上应注重多元化开发,积极创新,向青少年提供丰富有质量的图书。同时,阅读并非单纯的掌握书中的内容和知识点,更为重要的是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青少年的阅读推广工作,应将培养阅读兴趣作为基本出发点,结合青少年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创新阅读推广的方式,融合游戏、竞赛、亲子互动等多种方式来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和欲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宫丽颖,祁迪.德国公共图书馆的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J].出版参考,2014(19).

[2] 王克强.德国中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9,(01).

[3] 刘启营.我国青少年阅读现状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8).

[4] 卓果吉.中德两国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的对比与启示[J].吕梁学院学报.2020.10(06).


供稿 | 王祎嘉

编辑 | 陈奥婕

排版 | 林兰馨

初审 | 程静 盛妤婷

终审 | 陈洪捷 吴卫东



[1] 阅读率是指阅读某报刊的人数占所覆盖地区人口总数的比率。

[2] 阅读量是指每人一年内阅读的纸质图书数量。

[3] 数据来源:息慧娇.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在京发布[EB/OL.http//www.chuban.cc/yw/201504/t20150420_165698.html2015-05.

[4] 数据来源:宫丽颖,祁迪.德国公共图书馆的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J.出版参考,2014(19)

[5] 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结果显示,德国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评估均分已经明显高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均分。

[6] 王克强《德国中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