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德国智库系列导览(三)——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

【来源:郑葵 | 发布日期:2020-08-08 】

编者按:2014年,教育部出台《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高校智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对接国际、服务政府成为热点话题。浙外德国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备案制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之一,积极了解研究对象国智库情况,推出“德国智库系列导览”项目,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开辟新视角。团队精选数十所德国知名智库,研究方向涵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国际教科书研究、跨文化比较、教学法等多个领域。在此,中心希望本次德国智库系列介绍能为大家了解德国相关领域智库情况、更好地开展自身科研工作带来帮助。如有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其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其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其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其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从历史上一个四分五裂的封建制农业国发展成为统一、富强的高度现代化世界强国,德国的飞跃与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密不可分。无论是现代教育视导制度的诞生、公立教育制度的实行,还是独具特色的师范教育和双元制职业教育等教育模式的创新,德国在现代教育领域发挥着领头羊作用,而基础教育无疑是德国整个教育体系赖以维系的根本。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Institut für Grundschulforschung,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自成立起,始终致力于德国基础教育研究,数十年耕耘不断。其研究重点聚焦于小学教育领域,所获成果颇丰。


1974年10月1日,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经巴伐利亚州议会获批成立,旨在强调关注“小学教育研究”和“中学教育研究”,借助教育实证研究等方法,为教师教育研究及其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以时段划分,该研究所成立至今,所有研究方向及成果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1974年 - 1981年


4B14

(左起)莱纳•拉本斯坦教授(Prof.Dr.Rainer Rabenstein)

和德特勒夫•罗斯特教授(Prof.Dr.Detlef H.Rost)

出席研究所成立25周年纪念会(1999年9月)

图片来源: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官网


1976年至1981年间,该研究所研究方向大致可归类为小学教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教学任务:读写学习、空间认知和时间认知。这一时期,机构主要由莱纳·拉本斯坦教授(Prof.Dr.Rainer Rabenstein)和德特勒夫·罗斯特教授(Prof.Dr.Detlef H.Rost)领导。


两位创始人共同提出了定量(实证)研究范式概念(Das Quantitativ-empirischen Paradigma)。在这一研究概念之下,拉本斯坦教授致力于研究小学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而罗斯特教授则专注于研究小学生在童年时期的空间理解力、心理活动变化与行为转变。同时,罗斯特教授还针对儿童天赋与教育学实证研究中的错误方法撰写系列著作,收获了极高的声誉。此外,他还撰写了“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报告和著作”(“红本”)系列(Berichte und Arbeitenaus dem Institut für Grundschulforschung der 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 Rote Hefte),为该研究所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各项实证研究帮助儿童发展时间观念。而针对阅读这一重要学习领域,该研究所通过对60个班级进行测试,最终成功开发“阅读与理解”程序。该程序包括8个评估等级和8个训练等级,一经问世,便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学。


二、1981年 - 1993年

1981年秋,沃尔夫冈•爱因斯德勒教授(Prof.Dr.Wolfgang Einsiedler)受任成为该研究所小学教学法研究部主任。爱因斯德勒教授曾就小学教育中的教学法问题进行过多次研究。他认为,知识表征的心理学理论应被用于实证研究,特别是那些有关知识意义结构和等级结构的理论。随着新主任的任命,该研究所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游戏和玩具研究。因在研究主题上更接近学校学习,研究所将实证研究的第一项内容设置为分析各类教育游戏的使用情况。后续还开展了幼儿园游戏与小学学习之间复杂的纵向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学龄前游戏对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2275B

教学中的游戏道具

图片来源: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官网


此外,研究组对儿童游戏质量与各种玩具结构之间的依赖关系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爱因斯德勒教授还组织了五场关于游戏研究的专题讨论会。其中,“儿童游戏和心理健康”这一板块多次成为研讨重点。在研究游戏教学多年后,爱因斯德勒教授撰写了《儿童游戏》一书。他在书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依托,全面介绍该领域的众多研究成果,给大学等各个阶段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带来重大启迪。


三、1993年 - 2007年

1993年10月,保罗•赫尔比格教授(Prof.Dr.Paul Helbig)加入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开展有关残疾儿童与非残疾儿童混合教学研究项目,致力于研究普通学校及其教学活动对低智儿童群体社交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以及低智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互动过程。经过大量调查和对录像的交互分析,研究组将研究结果提供给任课教师,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更多参考意见。


此外,赫尔比格教授和爱因斯德勒教授还就“不同教学方法下,学生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语音、阅读与拼写意识的发展”(1997年至2000年)这一研究项目达成共识,共同编写相关研究文献,该文献至今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


赫尔比格教授在小学教学实践领域也贡献良多。其中,在为小学教学设计培训讲习班时,赫尔比格教授打破常规,嵌入“在书面语言习得中以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理论框架,通过进一步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其设置个性化学习路径和学习任务。而由赫尔比格教授成功孵化的“混龄教学中学生成绩、个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项目也为如何在全德范围内落实小学阶段混龄教学课程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


四、2007年至今

自2007年以来,该研究所引入模块式教师教育项目,成立中心教学研究机构(Das Zentralinstitutfür Lehr-Lern-Forschung,简称ZILL),负责协调教学研究(特别是在专业教学法研究方面)。该研究所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小学教育中的过渡阶段、教育劣势背景下的教育环境、教学中的异质性和包容性等等。


作为一个面向所有儿童的教学机构,小学应为每个儿童提供合适的学习机会,以促进其个人发展。与其他教育阶段不同,小学教师在教学任务中面临着学生起点不均的压力。所以,小学教师必须拥有高度适应性教学能力。


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在小学阶段教学法框架内的研究旨在为所有儿童提供个性化帮助,同时通过个体学习过程研究培养教师适应性教学技能。此外,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还强调共同学习的重要性,其中包括混龄教学课程的设置等。根据现阶段发展趋势,研究所还将继续致力于包容性学习研究与不同教学模式评估。


参考资料:

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官网

https://www.grundschulforschung.phil.fau.de



供稿 | 郑葵

编辑 | 费亚君

初审 | 程静 吴诗颖

终审 | 吴卫东 咸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