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德国全纳教育:探索中进步,实践中发展

【来源:戴澳归 胡敏 | 发布日期:2020-12-06 】

编者按: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反对歧视与排斥,注重平等与公平,主张所有学生都应享有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的机会。近年来,德国教育界在推进全纳教育道路上不断探索,并为此成立专家组,以求全面发展全纳教育体系。同时,德国也致力于将数字化教育和全纳教育相结合,为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本篇聚焦德国全纳教育发展现状,从历史进程、数字化发展等角度具体阐述德国全纳教育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


全纳教育是促进公平教育的核心要素


图片来源:德国Bildungsklick网站





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确立为“国际残疾人日”,旨在呼吁社会关注残疾人的特殊处境,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2006年,《残疾人权利公约》在联合国大会获得通过,并于2009年3月26日在德国正式生效。《残疾人权利公约》倡导社会接纳残疾人,使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缔约国承诺将充分保障所有残疾人的一切人权,进一步实施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意味着所有人都有权享受优质教育,并为其提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正如联合国在《2030年教育议程》(《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4)中所强调的:全纳教育体系是促进公平教育的核心要素。《2030年教育议程》提出的宏伟目标,也被视为国际教育政策中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此项议程实施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充分发挥协调作用,进一步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德国成立专家组,全面推进全纳教育


9F771

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官网(unesco.de)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Die Deutsche UNESCO-Kommission)汇聚国内全纳教育领域的30名优秀工作者,成立全纳教育专家组,旨在进一步加强全纳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深入推进全纳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工作。为此,专家组确立了以下三个目标:


1.通过定期交流,广聚力量,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全纳教育工作者的联系网络;

2.广泛传播全纳教育理念;

3.推动建立全纳教育体系,并为其提供专业指导。


早在今年夏季,全纳教育专家组就已提出建设全纳教育体系的建议。为此,专家呼吁,应加快建立区域型全纳教育网络。在全国统一标准下,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未来教育质量。同时,各个学校也应组建一支受过教育学,心理学和治疗学培训的专业人才团队。


如何深化普通学校体制改革,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确保其享有上普通学校的机会,是德国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这种需求可能源于特殊的学习方式,性别差异以及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与促进社会地位低下人群或有生理缺陷群体的发展一样,避免性别歧视也被视为全纳教育体系建设框架下的一部分。


德国将全纳教育和数字化教育相结合,实现无障碍数字学习


49D64

图片来源:德国Bildungsklick网站


如此背景之下,德国教育服务器(Der Deutsche Bildungsserver)*更新网站目录,将全纳教育与数字教育纳入其中,并将该主题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例如,Aktion Mensch(德国一家慈善机构)的相关数据显示,该网站目前针对平板电脑和应用程序如何帮助有生理缺陷儿童学习这一主题发布了最新信息。此外,德国教育服务器还与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发布的服务指南“如何将数字媒体融入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德国开放教育资源信息中心(OERinfo)建立链接。这也正是免费开放式的教育媒体服务于全纳教育体系建设,并以此满足个人需求的有力体现。

*德国教育服务器:是德国联邦教育系统的信息门户。该网站汇集全球教育信息,为社会提供最新、最全面的高质量教育信息和互联网资源。


德国教育服务器的信息收集工作还重点关注许多与数字化相关的研究项目。例如,德国舆情研究所福萨(Forsa)将教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对推行全纳教育的态度以及相关经验。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和锡根大学共同协作的研究项目中,相关教师和学生正努力探索,如何为全纳教育创设数字学习环境。与此同时,针对全纳教育的法律条例,该网站也已增设单独栏目,并以其他欧洲国家的高校为例,具体介绍其在保障有生理缺陷学生入学权利时的相关举措。此外,若对教师培训如何提质增效,以加快实现数字化学习无障碍这一主题感兴趣,也可在此网站查询到相关信息。


德国教育和科学联盟组织(GEW)董事会成员伊尔卡·霍夫曼(Ilka Hoffmann)女士在12月3日举办的“残疾人日”活动中指出,“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应将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视为重点考虑对象。以《数字协议》(Digitalpakt)为例,政府应对其做出适当调整,确保其满足全纳教育的需求。鉴于数字媒体在促进有生理缺陷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方面具有无限潜能,因此,学校应将数字工具的应用融入全纳教育教学方案中。认真考虑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以此调整教学工具和方案。同时,政府部门也必须为此提供专项资金,并为学校教师提供相关培训机会以及咨询服务。”


德国建立全纳教育体系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平均比例在全国范围内虽有所下降,但大多数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和青少年仍无法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目前,各州已将全纳教育体系列入法律保护框架,但部分法律条例对建立全纳教育体系仍有限制,这也与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进入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习的美好诉求相违背。不可否认,德国在建立全纳教育体系上进展迅速,但成功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特邀评论


回顾历史,德国特殊教育制度化进程始于19世纪中期。特殊教育学校脱胎自国民学校,其功能在于满足患有视听障碍学生的发展要求。特殊教育学校最早被称为“帮扶学校”(Hilfsschule),是由部分国民学校教师自发成立的机构。部分教师们通过“补习班”的方式帮助那些有特别需要的孩子学习,因此他们被后人称为“帮扶学校之父”,这些儿童则被称为“来自国民学校的养子”。后来发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需要具备不同于国民学校和文理中学教师的专门知识与能力。特殊教育工作对教师的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都有很高的要求,逐渐地,德国在特教领域发展出了针对不同器官缺陷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精密教育学”理论(Paezisionspaedagogik)。


德国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为世界残障儿童获得和普通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做出了重大贡献。本人认为,全纳教育理念的提出不应该否认已有的探索和成果,它最根本的诉求在于希望特殊教育学校出来的孩子最终能被现实世界所接纳,这批孩子能顺利地融入普通世界。但关心特殊儿童的群体发现,特殊教育学校只能传授给孩子们独立生活所需的技能,却不能完成令其回归人群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这类学校实际再造了歧视,人为把特殊孩子们隔离于世。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倡全纳教育,让特殊孩子从小就和正常孩子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有其进步意义。因为,全纳教育一不仅能让普通孩子从小就熟悉还有这样一群特殊朋友的存在,也有助于特殊孩子沉浸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效果。


理念落实到行动层面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全纳教育对原有教育系统的顶层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教育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课题。希望通过各界的努力,这些“来自国民学校的养子”能重新回到“亲生父母的怀抱”。





评论员简介


301B


胡敏,浙江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教育、教师教育。


本文编译自:

1. 德国网站bildungsklick.de12月3日报道:残疾人的全面接纳和数字化教育

https://bildungsklick.de/bildung-und-gesellschaft/detail/inklusion-von-menschen-mit-behinderungen-und-digitale-bildung

2. 德国网站bildungsklick.de12月3日报道:利用数字化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更多的参与

https://bildungsklick.de/schule/detail/digitalisierung-fuer-bessere-bildungschancen-und-mehr-beteiligung-nutzen

3. 德国网站bildungsklick.de12月2日报道:全纳教育道路上的一小步

https://bildungsklick.de/schule/detail/kleine-schritte-auf-dem-weg-zur-inklusion-1

参考资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官网unesco.de相关文章《全纳教育》《德国的全纳教育》


供稿 | 戴澳归 胡敏

编辑 | 郑葵

初审 | 程静

终审 | 吴卫东 咸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