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德国森林教育:让教育回归自然

【来源:王思琪 | 发布日期:2021-01-04 】

编者按:森林教育作为一种户外学习方式,以野外森林环境为载体,为儿童、青少年、成人提供亲身体验自然的机会,以此培养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良好意识。调查显示,德国民众的森林保护意识强烈,深知保护森林是实现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究其原因,离不开德国政府对森林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如此背景之下,学校及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森林教育活动。本文重点围绕德国森林教育的年龄受众、教育形式、借鉴意义等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德国森林资源得天独厚


22333

德国森林资源丰富

图片来源:中林联林业智库


德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其中,森林资源在德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除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之外,其直接经济产值也不容小觑。德国森林面积108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超过35亿立方米,单位面积每公顷平均蓄积量约320立方米。近40年来,德国净增森林面积400万公顷,新增林多为针阔混交林,树种搭配合理、生长状况良好。优越的森林资源为德国森林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场地。


年龄层受众广、开展范围大


森林教育发展初期主要盛行于丹麦和德国。其中德国森林教育最初以幼儿森林教育为主,旨在培养孩子们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良好品质。随着森林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德国森林教育的受众群体不断增加。政府高度重视森林教育,在学校开展森林教育活动的同时,也在全国各地建立“森林活动基地”,确保孩子和成人能够得到专业的森林教育。“森林活动基地”开展的活动十分丰富,例如:邀请民众一起在夜间观察蝙蝠、介绍本地区森林资源、组织森林散步等。


德国森林教育之所以能不断发展与完善,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一是德国教育水平高、质量好;二是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十分重视与支持开展森林教育;三是德国森林教育活动设计始终秉承大模式下统一、小范围内各具特色的基本原则。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95F1

德国森林教育灵活多样

图片来源:WEGZUDE留德圈公众号


森林教育课程以受众为导向,教学活动丰富多彩,针对性强。以德国学前教育中的森林教育活动为例,专为儿童设计的森林教育活动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规模较小、设施简单

森林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森林教育的主要载体,园区规模较小、活动设施简单。森林幼儿园的活动流程一般为:集合——晨圈(相当于晨会)——游戏——用餐——再次游戏——结束。活动时,孩子们可根据自身兴趣参加小组游戏或自由活动;午饭时,大家席地而坐,摆上自带或教师准备的食物自由进食;饭后做一会儿游戏,下午14时左右结束一天的户外活动。每所森林幼儿园都有雨棚或拖车,用以挡风遮雨;里面还配备桌椅,供孩子们放置绘画材料、书本等各类器具。


2.混龄教育

德国森林幼儿园多采用36岁多年龄层混合编每个班的孩子人数最多不超过22人,班级一切事务主要由两位教师负责,有时还会安排1-2位实习教师以及义工妈妈辅助教师管理班级。这种混龄教育模式强调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注重营造幼儿异龄交往环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3.重视幼儿认知感受及动手能力

德国森林幼儿园重视通过自由玩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以及社交能力。孩子们通过游戏自主探索、从做中学,以此获得知识并形成经验,教师则在必要时刻扮演协助者角色。森林里到处是花草树木等具体实物,孩子们以直接触摸、闻嗅、品尝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地认识其形状、味道及颜色。教师为幼儿设计的森林活动大多较为简单,主要以感受型、认知型等安静活动设计为主,必要时也会适当依据年龄安排调研型、创造型等活跃活动。


德国森林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EB65

德国森林教育活动

图片来源:参见自然公众号


德国森林教育的普及水平极高。虽然大规模的森林教育活动不多,但其森林教育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且涵盖范围、年龄层也十分广泛,由此保证德国森林教育落实到位。德国从确定森林教育目标、完善相关理论、总结教育技巧以及设计活动等方面构建森林教育体系。经过数十年的教育经验累积,德国森林教育体系已相对成熟,于我国教育而言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1.丰富教学方式,遵循自然之道

以教学设计为例,中国课程教学更注重知识灌输,将知识获取视为学习中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发符合中国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各级各类学校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增加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实践性与趣味性。德国森林教育的实践证明,教育应遵循“自然之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解放孩子们的头脑与双手,给予其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助力孩子全体发展、全面发展。


2.创设户外课程,开展自然教育

森林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它引导孩子们以亲身经历的方式,用感官亲近自然,呼吸城市中难以寻觅的清新空气、感受绿色丛林带来的自由与喜悦,从而培养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优秀品质。虽然中国基础教育中也存在户外教育形式,比如春秋游活动、夏令营、学军学农等,但这些活动并未受到家长、教师的重视。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必须有机结合,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设置不同级别的户外教育课程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让教育回归自然。


3.培养环境意识,助力绿色发展

相关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包括环保意识及行为)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这表明,中国环境教育依然存在明显短板。而森林教育中包含大量户外亲身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教师、学生的环境意识,也为中国深入开展与实践环境教育提供良好的行动指引。真正适合人类发展的教育不外乎合乎自然贴近自然回归本性,这也正是森林教育的核心理念。同时,它也人类创造更健康、更绿色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

1.《“崇尚自然”的德国森林幼儿园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何惠丽 原发期刊:《黑河学刊》2016年第2期第161-162页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6&filename=HHXK201602074&v=8kHm5ewhlkpKXm%25mmd2BXeN2eS16d%25mmd2F46jKOqz1PQwtaf9LhOOLM7WLRuQ55zwb3tdykH%25mmd2F

2.《结合德国模式浅谈天水市秦州区森林教育》王文妮 原发期刊:《甘肃科技》2016年第32期第24卷第138-140页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7&filename=GSKJ201624050&v=KlOpyBDMZjIiF4aeroiP8fZVKVQ0e8JFyIWagPcdDsFXd%25mmd2BvlJiGQGgAxf7jiVE3F

3.《中外森林教育活动设施设计比较研究》陈丹丹,吴冬蕾,张永辉 原发期刊:《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年第8期第122-124页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8&filename=JJZS201808042&v=ajMrmAMS5UNb2mr7nd2%25mmd2Fzf3XlvWlvF1VXP2N9G5lp%25mmd2FABhkPy5BnwYMzNiRV83vwO

4.《发达国家森林教育的发展及其教育启示》万瑾,陈勇 原发期刊:《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8期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filename=WGZX201308006&v=MjE3NDBESDg0dlI0VDZqNTRPM3pxcUJ0R0ZyQ1VSN3VmWnVadEZ5N2tVTHpBTWlyUmRyRzRIOUxNcDQ5RllvUUs=

5.《森林教育:构成、经验与启示》陈勇,万瑾 原发期刊:《外国教育研究》2013年第40期第6卷第53-58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13&filename=WGJY201306009&v=1scx7hjvxrrEz6WUUus7T3WsJodnwRVOcJ%25mmd2FmO%25mmd2BSDEMCXiPTKtF%25mmd2Faqd3fC5C4i4ks


供稿 | 王思琪

编辑 | 郑葵

初审| 程静

终审 | 吴卫东 咸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