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瑞士教育家。他热爱教育,在教育理论上有许多独创的论述。在西方教育史上,他是首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对劳动教育的论述,不仅在当时有重大影响力,对如今世界各国劳动教育的实施也有很大参考价值,为世界各国劳动教育的实践困境打开了新的局面。
本文为浙外德国研究中心“教科资讯”栏目第36篇(总第103篇)。
人物简介
裴斯泰洛齐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9世纪瑞士著名的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革新更有着执著追求。他在教育理论上有许多独创的论述,如其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倡导“要素教育”思想,并建立初等学校的各科教学法等等。诚然,在西方教育史上,早在裴斯泰洛齐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如莫尔在其《乌托邦》中就指出劳动的重要价值,并要求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卢梭也在《爱弥儿》谈到,应该对正值青年期(12—15岁)的儿童进行劳动教育,以培养儿童的尊重劳动及劳动者的感情等。但裴斯泰洛齐却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为世界各国劳动教育的实践困境打开了新的局面。
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
1. 劳动教育的含义
裴斯泰洛齐重视儿童的劳动教育与其教育目的密切相关。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在能力上的发展。基于这个目的,他提出每个人生来都有三种天赋的基本能力——“心、脑、手”,三种能力都应尽可能得到发展,“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其中“手”(人身体的各种活动能力)的发展就有赖于体育与劳动教育。根据他的观点,劳动教育需要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实施各种各样的劳动,包括幼儿种植、饲养、手工艺等。
德国的劳动教育课程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1. 劳动教育的目的
劳动是培养儿童德智体,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手段。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完整的人”,而健康的体魄、良好饱满的精神则是儿童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劳动教育可以为儿童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为培养其动手能力提供机会,使儿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与生活能力。因此,劳动教育就是通过劳动以提升儿童的基本能力、增强力量和增加智慧,从而达成培养和发展每个儿童内在的人性,提升儿童的道德,最终实现德智体的和谐发展。
2. 劳动教育的过程理论
我国学者经柏龙、周佳慧在研究裴斯泰洛齐劳动教育思想后,提出劳动教育过程理论,该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教育心理学化
裴斯泰洛齐是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教育家。他认为应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之上。裴斯泰洛齐指出,劳动教育同样需要心理学化。他主张在初等学校教育阶段,不仅要开设广泛的基础知识课程,也要开设遵循儿童的认知能力、心理发展的劳动课程。因此,在对儿童实施劳动教育时,要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调动儿童对劳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儿童成为劳动教育的主体。
(2)劳动教育生活化
建立劳动生活化、生活劳动化的劳动教育新形态,将有利于劳动教育的实施及劳动课程的开展。劳动源于生活,同样劳动教育也源于生活。只有贴近日常生活的劳动教育,才能让儿童真正在劳动中感悟到幸福和快乐;只有来自生活的劳动教育,才能让儿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并拥有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在裴斯泰洛齐看来,民众苦难的根源是缺乏教育,而人们只有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学习劳动知识、进行劳动实践,才可以挺高劳动能力、学会谋生本领并改善生活。例如,在斯坦兹孤儿院的教育实践中,裴斯泰洛齐让孩子们每天早晨两个小时、下午四个小时学习功课,其余时间则参加一定的劳动。
德国的劳动教育课程
来源:百度搜索
(3)劳动教育与爱相结合
在斯坦兹孤儿院中,裴斯泰洛齐与儿童们相依为命,不仅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还带领他们祈祷、认字、读书、算数。由此,孩子们慢慢掌握了读写算的基本能力。裴斯泰洛齐用无限的耐心与爱感化了儿童,并带领他们进行生产劳动,重新生活。面对儿童,教育者不仅要对学习者付出爱与真心,还要营造学习者之间友爱的氛围,因为爱是帮助儿童接受教育、主动学习的润滑剂。因此,劳动教育同样一点要和爱相结合。
(4)劳动教育直观化
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从模糊的感觉印象到精确的感觉印象;从精确的感觉印象到清晰的表象;从清晰的表象到确定无误的概念。教学过程实际上也应依循这三个阶段来进行。儿童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印象是其学习知识的唯一真实基础,同时也是教学的唯一真实基础。因此,他强调把直观性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劳动教育同样需要直观。儿童首先要在劳动前对劳动活动进行观察,对劳动对象或活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之后可以接触简单的劳动活动,由教育者为其讲解劳动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步骤等;最后通过反复训练,逐渐实现准确进行劳动教育的目的。
我国目前劳动教育概况:构建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育人体系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劳动教育列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从一般原则要求层面提升到全面育人的重要内容层面,真正确立“五育并举”育人格局,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但是现阶段,我国劳动教育的实施依旧存在某些问题。一方面,家庭中父母的劳动教育意识不够,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去做;另一方面,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实施范围有限,这些就使得劳动和教育变成了仅存于政策和书本上的知识。
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启示
1. 在家庭中践行劳动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我国学者何兰兰、谢华提出,在家庭中进行劳动教育首先,家长应转变对家庭劳动教育的陈旧观念。裴斯泰洛齐强调过,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所以家长应当转变对于劳动教育的旧的观念,明确家庭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其次,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让孩子喜欢上劳动。劳动教育不仅是让孩子获得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热爱劳动的思想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还可以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事业等多方面,让他们终身受益。
2. 打破“围墙式”的劳动教育模式
德国人的花园教育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国育儿知识分享
目前,我国学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多在校内实施,甚至只是停留在课堂说教,让学生走出校园感受实际生活的机会不多。在缺乏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如果仅仅是通过教师口头讲述,儿童很难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而裴斯泰洛齐曾说:“我试图使学习与手工劳动相联系,学校与工场相联系,使它们合而为一。”因此,学校的劳动教育应该摆脱这种“围墙式”的教育模式,让儿童去到田间观察和种植植物,去到农场亲自体验饲养小动物的过程,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劳动的真正乐趣和意义。
参考资料:
1.《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何兰兰 谢华 原发期刊:《基础教育研究》2021年第01期第95-97页
https://kns-cnki-net-443.webvpn.zisu.edu.cn/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N2021&filename=JCJY202101032&v=gj09fTNLsliEIST3Oug7vgSMbYxcHf7SBAj%25mmd2BEFg2POG8AdUaN6NP%25mmd2Fm37ESiY%25mmd2FlcH
2.《裴斯泰洛齐劳动教育思想之精髓及其解析》 经柏龙 周佳慧 原发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01期第115-119页
https://kns-cnki-net-443.webvpn.zisu.edu.cn/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1&filename=SYSS202101017&v=6kA37kZ9DUgryF0ylyalptne0irSo%25mmd2FfFvBQxXXoOSscCD%25mmd2BIRQ%25mmd2B%25mmd2BgnxZChyseO7rX
3.《70年来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改进建议》 郝志军 王艺蓉 原发期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3期第124-130页
https://kns-cnki-net-443.webvpn.zisu.edu.cn/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0&filename=XBSD202003015&v=afzQUGN%25mmd2FkNH%25mmd2BU0%25mmd2F3yGLErvFmTWDIQeIeDh9ZKB9Woih0bgmv8DVg1TMXdsxNc8J9
4.《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李明德 张斌贤 单中惠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第193-208页
供稿 | 高锡涛
排版 | 王思琪
编辑 | 孙琪
初审 | 程静
终审 | 陈洪捷 吴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