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杭州第十中学是浙外德国研究中心的基地学校。近年来,中心持续选派德语实习教师赴杭十中教授德语文化体验课程。上一次,徐佳鑫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本学期第一次授课课堂的心得体会。这一次,她尝试将感知规律运用于课堂,分享自己的授课过程与教学感悟。
一、 学情介绍
杭州第十中学是浙江省重点初中。2017年12月27日,浙外德国研究中心与杭州第十中学签订合作协议书,设立该校为德国研究中心基地学校。在协议框架内,德国研究中心为基地学校提供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师资培训、协助开展国际理解课程活动,帮助该校师生适应未来变革、提升全球胜任力。
中心每年为杭十中初一、二年级提供相应的德语文化体验课,选派有教学经验的德语实习教师或优秀的大四德语系学生前往授课教学。本学期杭十中需授课班级为初一、初二各两个班级(总共4个班级)。每个班学生约为45人,上课频率为两周一次,一次一节课,即40分钟。此外,初一年级学生是德语初学者,此前并未接触过德语;初二年级学生已在上学期接受部分课程,具备一定的德语基本知识。本学期,中心继续选派2名优秀德语实习教师赴杭十中轮流授课。
此次教学设计与反思以杭十中805班为例,授课时间为2021年4月30日。
二、 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并询问名词的词性;
2.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定冠词和不定冠词;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对德语产生好奇,自主发现规律。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德语的名词都有词性,且贯穿整个德语学习的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德语前只接触过英语,而英语中的名词不分阴阳中三性,因此,他们可能无法很快接受。另外,德语名词的词性缺乏普遍的规律,学生在一开始记忆词性时可能容易记错。
(三) 教学方法
启发法、师生互动。
(四) 教学媒介
主要为新媒体(用于播放视频和PPT)和黑板。
(五) 教学流程
(1) 打开德语词性的奥秘
课堂伊始,我先抛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名词?学生的回答很多样,顺着大家的回答,我各列举了德语中代表人、东西和地方的一些名词。学生立刻发现了这些名词前面所带的“前缀”,而且这些“前缀”是有所不同的。在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后,他们开始猜测这些“前缀”代表着什么。
在备课时,我接触了“感知规律”这一概念。感知规律中的对比律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从而利于学生观察其间的差异,迅速掌握事物特征;教师甚至还可以制造对比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凸显相似学习材料之间的差别。在此,我提示学生主动与英语名词进行联想。有1、2个学生就联想到了英语中的“the”。由此,学生靠自身的观察与联想,发现了德语中“定冠词”的概念。接下来,我向学生解释了这三个定冠词所代表的词性,且德语名词的词性难以找到规律。他们的反应就和我初学德语时如出一辙:原来德语名词这么难缠。
有定冠词就必有不定冠词,那么德语中不定冠词的用法与英语是否完全相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进入到了接下来的环节。
(2)打败难缠的词性
以我个人学习德语的经验来说,虽然积累到一定单词量后,可以发现并归纳其中一些单词的规律。然而,在初学阶段,由于学生接触的单词量较少,且这些单词词性大多不具备规律性,因此如何高效率而准确地记忆这些词性就成为了一个难点。感知规律中的协同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协同率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有效地调动各感官,分工协作,进而加强学习效果,获得对感知对象清晰全面的认识。夸美纽斯就曾提出学习者尽可能地运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进行感知。
在本节课上,学生刚好需要输入一些有关“学习用品”的词汇。在带领学生朗读和记忆这些单词前,我让学生大声朗读,并与学生共同制定规则,配合双手将相应的物品举起来:在读阳性的单词(如der Bleistift)时,学生需要用左手举起铅笔;在读阴性单词(如die Tasche)时,学生则需用右手举起背包;而读到中性单词时,则用双手举起相应物品。采用此方法的好处在于,学生在动用口、眼的同时,也将双手参与其中,结合图片、声音、发音和手部动作等获得全方面感知信息。而且,用此方法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名词词性的记忆,解决“背词难”的问题。
开会儿小差:当讲到der Tisch(桌子)时,学生当场大笑。
(3)自主挖掘德英用法差异
在上第一节时,学生就表现出对音乐和视频等的偏爱。于是,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了书上的一个配套视频。在尚未学习新句式之前,通过看视频的直观形式,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句子产生大概的猜测与了解。视频中的内容就是书本上的一段待学对话。在观看完视频后,我就带领大家翻开书本一起处理这段对话。一方面,我带领大家学习询问词性的句式;另一方面,对话中出现了ein/eine。回到课堂开始埋下的伏线,我又向大家举了几个例子,让学生自己发现两者的使用规律以及其用法是否与英语相同。根据感知规律的差异律,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效果。通常来说,当学习对象和其背景相差越大,学生越容易从背景中把对象区分出来。相反,凡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对象就越感知得不清晰。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创造对比环境,强调英德中定冠词与不定冠词的用法差异,避免相互干扰。最后,学生快速练习书上习题,检测是否正确理解了定冠词与不定冠词的用法规则。
再开会儿小差:在上节课中,有学生举手问我“秃头”用德语怎么说。于是这一次,我让学生自主使用新句式来询问我。学生现学现卖,收获新单词一枚~
(4)在活动中检验学习成果
在上一节课堂中,学习内容主要是以输出为主,而少了即时性的教学反馈。因此,在这节课的末尾,我希望设计一个环节,用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根据感知规律的活动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规律让静止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说,要在活动中呈现学习对象,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吸纳新知。可以通过活动性教具、小组编对话、播放幻灯片或教学音视频等,提高教学效率。以之前的教训和此原则为出发点,我设计了一次“小组对话”。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询问书本上物品的德语单词,包括词性和正确的单词拼写。练习完对话后,我请学生自愿到讲台上来展示。通过两组学生的展示,我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六) 教学评价
在本节课中,学生首先自己发现了德语中也存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在输入新单词时,学生能够将词性与名词组合记忆。在了解定冠词与不定冠词的使用规则后,学生通过练习书本上的例题,自我检测了是否完全掌握这一规则。通过与学生校对答案,可以得出他们已经能够正确理解和基本运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结论。
在做对话练习时,学生语音较为准确。在出现语法错误时,能够在我的提示下自己改正。借助书本的提示,学生已经可以询问某样东西的德语单词。但是,学生尚还不能够脱离书本将这些句子完整输出,且需要较长的思考时间来组织对话。这说明在之后的课堂中,还需要不断加强巩固这个对话,提高口语的流畅度。
另外,本节课并不采取直接灌溉式输出的形式,而是多次“设问”,用好奇心打开新知的大门。例如,在引出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时,学生通过对比英语的名词形式,自己解答了这些“前缀”是什么的问题;在挖掘不定冠词用法时,我们先通过看视频、读对话的形式,在文本中寻找规律,自主总结规则。学生可以把好奇心转化为动力,加强学习的效果。
(七)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感知规律为灵感,贯穿整节课的始末。与其说对这一规律的运用对学生学习效果带来了哪些益处,倒不如说将理论转化成实践的这次尝试给我带来了诸多鼓励和满足。在之后的课堂中,我可以将所学与教学实践串联起来。这样的教学实践仿佛就变成了实验,让人期待,也充满着惊喜。
参考文献:
《浅析感知规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陈娇 《英语广场》,2019年第5期第66-67页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9&filename=YGXS201905032&v=oaR8pChR9wjtLGDP0LOlDmvVZK3j0dbimwPeTMfXeBdPm31jsQ6Yrg2CrEBqYHsq
作者简介:
徐佳鑫,浙江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大四学生、德国研究中心实习生,在校期间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和省政府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此外,也曾获得歌德DLL(Deutsch Lehren Lernen)两个模块的证书,现为德国研究中心德语实习教师,担任杭十中学生德语文化体验课的教学工作。
实习指导教师简介:
胡敏,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浙江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
作者/实习教师 | 徐佳鑫
实习指导教师 | 胡敏
排版 | 吴诗颖
初审 | 程静
终审 | 陈洪捷 吴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