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德国教育的重要传统之一。欧洲各国虽然都有劳动或手工教育的思想和实践,但相比之下,德国劳动教育的思想似乎更具丰富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相关的实践也丰富多样,连绵不断,持续200多年之久。本文拟对德国劳动教育的形成过程以及特色略作梳理。
早在18世纪后半期,在德国兴起了泛爱主义教育运动,而且影响广泛。巴塞多(John Basedow, 1724-1790)等一批教育家在卢梭的影响下,提倡面向自然的教育,强调教育的实用目标,关注教育与生活和劳动的关系。裴斯塔洛齐(1746-1827)继承了这一传统,关心贫困儿童,强调劳动的意义,认为劳动既有经济价值,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孩子们在参与劳动的同时不仅学会了劳动的基本技能,而且能够养成劳动的品质,对其一生都有意义,将劳动与教育、生活联系起来。裴斯塔洛齐作为早期劳动教育的代表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裴斯塔洛齐生活的年代,已是德国工业化的早期。工业化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对人的素质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业化一方面需要大量简单的劳动工人,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制造业对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面向企业或面向工业的教育思想随之得到重视。德国作为一个后发的工业国家,政府和行业组织均积极介入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关注到工业化所需要的技术人才问题,所以大力举办面向现代工业的教育和技术培训系统。这种以实用和技能为目的的教育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社会主义运动也关注到工人阶级的教育问题。马克思在1866年《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就明确提出,体力劳动是教育的基础,要求把儿童和少年的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认为教育包括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其中技术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社会主义的劳动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一度影响甚大,其代表人物之一厄斯特莱希(Paul Oestreich)甚至主张废除学校,把生产劳动与教育彻底结合起来。
劳动教育运动不是德国特有的现象。19世纪70年代芬兰、瑞典和丹麦等国也出现手工教育运动,其影响也波及德国。在德国帝国议员申肯多夫(Schenckendorff)的倡导下,“手工技能与勤劳手工中央委员会” 于1881年建立,后并入“德国男孩手工协会”,另外还建有“德国手工教育协会”等推广劳动和手工教育的全国性组织。在这些组织的推动下,学校中纷纷建立了学校工作坊、园艺基地等类似设施,普及手工教育。
德国的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的发展在19世纪后半期也得到了心理学的支持。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的实验心理学强调经验、运动机能对于儿童想象力和精神发展的重要影响,认为活动和心灵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费舍尔(Aloys Fischer,1880-1937)的《手工劳动心理学》也认为,手脑并重非常重要,离开身体和动手能力的充分发展,就无教育可言。这些基于心理学的新知识,为如火如荼的劳动与手工教育进一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进入20世纪之后,劳动教育在德国受到更为普遍的关注,形成了一个颇有声势的“劳动学校运动”(Arbeitsschulbewegung)。这一运动的参与虽然都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具体的观点却不尽一致,比如高迪希(Hugo Gaudig,1860-1923)注重劳动对于培养精神上的自主能动性的培养,凯兴施坦纳(Georg Kerschensteiner, 1854-1932)则强调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还有人强调劳动对未来职业能力的意义,还有人注重劳动的生产功能。这些主张虽然各有所侧重,但都反对以书本学习和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学习学校”(Lernschule),希望推动劳动教育,建立劳动学校,以改变片面的智育教育倾向。
在劳动学校运动中,凯兴施坦纳无疑是最有影响的人物,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方面,他对劳动教育的推广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凯兴施坦纳作为慕尼黑督学(Schulkommissar),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修订国民小学的教学计划,加强实务和绘画课程,增设了学校工作坊和园艺仿,建立慕尼黑的职业教育体系等。他频繁出席各种会议,宣传其劳动教育和国民教育的理念。他认为人的本性在于劳动,手工(Handwerk)是所有艺术、科学的基础。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孩子操作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其思维、意志和道德的发展。在劳动教育中所养成的品质可迁移到其他任何的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
凯兴施坦纳的贡献在于论证了劳动的教育价值,提升了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将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与人的自主能动性联系起来。同时他还把劳动教育与公民的培养和个人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劳动教育这一概念就远远超越了一种课程或活动的范畴,成为整个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这一意义上,凯兴施坦纳可以说是劳动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也被认为是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应该看到,劳动教育虽然长期与传统的人文主义的教育传统格格不入,两个体系相互独立。但劳动教育运动其实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的思想。凯兴施坦纳和高迪希等人正是由于将劳动教育与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将手工劳动与“教养”概念、与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结合起来,才从根本上提升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奠定了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牢固地位。
以上的梳理显示,劳动教育在德国具有多种不同的源头,也具有不同的倾向,但无疑都是伴随着德国工业化进程而萌芽和发展的,并在德国工业化的高潮时期趋于完善。由此可以看出,劳动教育运动与19世纪的工业教育运动是一脉相承的,劳动教育的思想完全符合工业化生产和工业化社会的基本逻辑,属于德国工业技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为德国工业化进程以及工业社会的进程打下了烙印。同时,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虽然有所区别,但也有许多重叠之处,二者难以截然分开,所以凯兴施坦纳不仅是劳动教育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者。可以说,德国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共同的渊源和发展历程,二者都是在工业技术文化土壤上结出的果实。
陈洪捷,浙江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博雅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与历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中德学术交流史等。
供稿 | 陈洪捷
排版 | 王祎嘉
初审 | 陈玉玲
终审 | 陈洪捷 吴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