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工作动态

王毅答中外记者问关键词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3-09 】

2021年3715时,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回望过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全球,世界格局加速调整:202010月,我国新冠疫苗研发获重大进展,中国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正在得到各国广泛认可;202012月,中国和欧盟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为遭受新冠疫情重创的中欧经济注入了巨大动力;202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中表明,解决全球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 202112月,中国将迎来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中国和世界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外记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向外交部长王毅提问。


对此,王毅是如何应答的?在此之前,德国政客、媒体对于这些话题又曾做过怎样的报道?本文针对这些热点事件,为大家梳理总结相关关键词。


12DDB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新冠疫苗”

王毅:

[...]中国坚定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我们率先承诺疫苗研发后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特别是努力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目前,全球已有多款疫苗上市,选择哪种疫苗由各国自主决定。无论是中国疫苗,还是外国疫苗,只要安全可靠,就是好疫苗。我们反对搞‘疫苗民族主义’,不接受制造‘免疫鸿沟’,更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图。我们期望所有具备能力的国家都能尽力向有需要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让各国人民用得起、用得上,真正成为‘人民的疫苗’。


法兰克福评论报

“在疫苗方面,中国制药商正在尤为努力地确保非洲国家也能分到配给。在这种背景下,媒体关于‘中国疫苗外交’的争议似乎更加荒谬了。疫情时代,疫苗已成为一种外交货币,可以用来获得政治忠诚、扩大区域影响力。但是:中国兑现了承诺,而不只是随口一说。中国可用疫苗的一半以上剂量是运往国外的,这些疫苗的数量微不足道,但它们带来了希望。”(《法兰克福评论报》,2021226)


“中欧关系”

王毅:

[...]中欧关系的历程充分证明,中欧之间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共赢是双方关系的主基调;中欧两大文明可以对话交流,我们不是制度性对手;中欧独立自主开展合作,就能办成很多大事。


中方认为,中欧代表着多极世界两支重要力量,双方关系是平等、开放的,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所以不存在中方希望分化美国同欧洲关系的问题。同时中方乐见欧盟不断增强战略自主,秉持多边主义理念,致力于大国协调合作。至于你提到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双方履行承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中方会履行在这个协定当中所作出的各项承诺,包括推进签署国际劳工公约的有关条款的努力,我们也相信欧洲方面会履行好欧盟在这个协定当中所作出的各项承诺。总之,我们愿意同欧盟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恢复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注入更多的正能量,为国际关系提供更多的稳定性。”


8DAD

图片来源:image images


德国基社盟政治家、欧洲人民党议会党团主席曼弗雷德·韦伯(Manfred Weber):

“目前的问题是,中国或将成为疫情危机的最大赢家,但欧洲一定要避免成为最大输家。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尽力改善贸易关系、缔结现代化的贸易协定,而非将之搁置。[...]欧盟与中国的合作将是未来的关键任务。中国不仅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销售市场,也是一个挑战欧盟价值观的系统竞争者。(《法兰克福汇报》,20201230)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

“后疫情时代的世界需要欧盟与中国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我们与中国合作,是为了借助《巴黎协定》来保护我们的气候,并加强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法兰克福汇报》,20201230)


“多边主义”

王毅:

4年前,面对全球化的‘存废之争’,习近平主席站立潮头,发出了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强音;4年后,面对多边主义的‘何去何从’,习近平主席拨开迷雾,提出了践行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这两次重要讲话为时代把舵定向,为世界解疑释惑,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多边主义始终是中国的坚定选择,从未因时因事而改变。面对世界上层出不穷的难题挑战,解决之道在于各国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中方认为,真正的多边主义应当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要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平等协商、不搞唯我独尊。我们认为,多边主义是旗帜,而不是幌子;是信念,而不是说辞。‘小圈子的多边主义’仍是集团政治,‘本国优先的多边主义’还是单边思维,‘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是正确的选择。”


德国总理默克尔:

我认同中国提倡的多边主义,中国和德国都认同这一点。我们都注意到对多边主义的存在需求,我们需要选择多边主义道路,‘与世隔绝’无助于我们解决问题,我们首先在疫苗接种方面看到了这一点,因为这显然是我们顺利度过疫情的方法,现在就是我们共同采取行动的时候了。[...]我非常希望避免(世界)形成对立阵营。比如说一边是美国、一边是中国,而我们必须要支持其中一边——我觉得这对许多国家的价值观来说并不恰当。这也不是欧洲所持有的价值观。”(政客新闻网(politico)2021126)


“世贸组织”

王毅: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20年过去了,我们确实需要认真总结,我认为起码有四个重要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迄今的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今后的高质量发展,也应当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第二,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关税总水平由15.3%大幅降至7.5%以下,货物进口额年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中国入世,实现了与世界的共赢;[...]第三,必须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不应退回到保护主义和孤立脱钩,而应携手推动这一进程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第四,必须坚持世贸组织的核心作用。中方坚定遵守多边贸易规则,支持世贸组织发挥应有作用,愿与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多边贸易体系,不断增强世贸组织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45C1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代周报》:

“贸易冲突将在2021年继续动摇全球经济,并减缓增长速度。[...]与中国打交道将是一个核心问题。借助精心策划的RCEP贸易协议,中国已发展成为亚洲自由贸易的新中心。[...]在地缘政治贸易冲突时代,世贸组织将在未来扮演什么角色,这主要取决于它自己。对于迄今为止所采取的多边主义来说,另一替代方案可以是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对此,可以由部分国家集团先行引领,再促使其他国家加入。费伯迈尔说:‘没有世贸组织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发展,世界经济就将持续走向分裂。’(《时代周报》,202117)


“一带一路”

王毅:

“去年以来,疫情给世界造成全方位冲击。‘一带一路’合作没有按下‘暂停键’,反而逆风前行,取得新的成果,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努力打造‘健康丝绸之路’,通过抗疫国际合作,使‘一带一路’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通道’。我们搭建‘数字丝绸之路’,积极建设‘信息走廊’,使‘一带一路’永远在线。我们深耕‘绿色丝绸之路’,加强绿色能源、绿色基建、绿色金融合作,使‘一带一路’成为全球低碳转型和疫后绿色复苏的重要引擎。


疫情深刻改变了世界,但各方对一带一路的需求没有改变,中方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更没有改变。中国将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优路径,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带来更多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周勇:

“‘一带一路’”建设给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也给企业合作共赢搭建了新平台,更增进了各国民生福祉。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建设坚定支持者和主动参与者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成为各国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超过3400个,打造了一大批标志性工程,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未来我们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打造精品工程、幸福工程和民心工程,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海外网,202138)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

王毅:

“今天的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了解中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媒体都应坚守职业道德。我希望外国媒体记者将焦距对准中国时,既不要用‘美颜相机’,也不要用‘灰黑滤镜’。只要真实、客观、公正,你们的报道就会丰富精彩,就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中国希望并欢迎更多外国媒体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


沈逸(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中国需要的是建设的批评,是能够帮助整个国家凝聚共识,共同面对挑战,有效解决问题,持续不断实现自身发展的媒体。对于媒体认识和理解的差异,折射的是不同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与英美国家的实践不同,中国不会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模式;但同样的,中国的民众,不需要所谓中国政府的动员和洗脑,单纯凭借自己接受的教育,就清晰的得出自己的结论。[...]推动对中国真实、准确和全面认识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观察者网,202133)


“气候变化”


王毅:

[...]中国一直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景。中国为达成《巴黎协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去年又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自主贡献新目标,展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决心。今后,中方将继续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不懈努力。


[...]中国同美欧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挑战各异,但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肩负共同使命,理应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在国际上发挥表率作用。中方欢迎美方重返《巴黎协定》,期待美方承担起应尽责任,做出应有贡献。希望中美重启气变合作也能给中美关系带来积极的‘气候变化’。”


4492

图片来源:新华网



德国观察(Germanwatch)智库的国际气候政策小组负责人卢茨·魏舍尔(Lutz Weischer):

“中国表示,将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国际气候外交的突破,也是国际气候政策的突破。迄今为止,中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非常重要的时刻,因为这表明中国已准备好做出更多努力,并且遵守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中达成的协议。


在过去,中国对于在国际上做出承诺通常相当谨慎,只有在中央领导人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实现承诺时才做出,然后往往更快地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过去,中国信守国际环境承诺;在未来几个月,中国也将证明这一点。正如欧盟需要为其更强大的气候目标制定实施计划一样,中国也需要一项实施计划,这将成为未来数月、甚至数年间令人振奋的讨论主题。


为实现目标,我期待中国能够在燃煤发电方面采取更明确的措施,更快地摆脱燃煤依赖,停止或大幅减少一些省份新设燃煤电厂的计划,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德意志广播电台,2020925)


本文编译自:

https://mp.weixin.qq.com/s/0q-AIkoGkWdkoqIOkCvmwQ

https://www.sohu.com/a/453705909_11547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622771331830902&wfr=spider&for=pc

https://www.faz.net/aktuell/wirtschaft/corona-pandemie-so-kommt-das-geplante-eu-china-abkommen-an-17123967.html

https://www.faz.net/aktuell/wirtschaft/eu-und-china-einigen-sich-auf-investitionsabkommen-17124499.html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merkel-sides-with-xi-on-avoiding-cold-war-blocs/

https://www.fr.de/politik/impfungen-hoffnungsbringer-china-90218919.html

https://www.deutschlandfunk.de/chinas-co2-plaene-durchbruch-in-der-internationalen.697.de.html?dram:article_id=484750

https://www.zeit.de/wirtschaft/2021-01/handelspolitik-usa-china-weltwirtschaft


供稿 |徐佳鑫 程静

排版 | 王思琪

初审 | 程静

终审 | 陈洪捷 吴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