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杭州)和帕绍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研究小组以“德国教材中的中国形象”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合作研究。此研究项目呈现多主体、跨学科性质。
来自奥格斯堡大学的苏珊娜·波普教授在研讨会上提到:“教材承载着人们必须学习的真理,它们牢不可破。因此,教材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印象。”郁塔·麦格德弗劳教授和安德里亚斯·密西勒教授联合浙江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四位中国同事共同从事一项研究,旨在探究德国教材在编写和使用过程中包含并传递给德国学生何种中国形象。
我们脑海中有哪些国家形象?
该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针对相同的教材文本,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小组要使用相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当研究者针对同一个研究问题,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任务时,他们基本上会得出相同的结果。”麦格德弗劳教授解释道,“但也可能不是。当涉及到国家形象时,我们对陌生国度所形成的印象和信念通常来自于我们的经验和学校教育。这些形象是如此根深蒂固,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几乎未曾意识到。这一视角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课题组决定选用跨学科团队来共同完成这项研究工作,其中包括语言学家、学科教学法专家和教育学专家等。
研讨会上,研究人员挑选出部分案例文本深入开展讨论,试图了解中德双方研究人员在对教材文本中某些段落的感知方面,会表现出何许差别与相似,当然也包括了解双方会提出哪些不同的猜测。历史教学法教授密西勒说道:“我们在案例文本中识别出的一些历史表述反映出一种明显片面、甚至负面的视角。文本隐性表达出,中国人认为西方人是野蛮的,并出于抵抗目的采取长达数百年之久的闭关锁国政策。教材编写者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这点。在这个例子中,出现了教育学所感兴趣的刻板印象这一概念,即简单化了的、片面的外在形象理解。”
课题组收集了巴伐利亚州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历史、地理、政治和社会教材,进行文本分析,探究其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小组也同步关注,中德两国研究团队在独立研究前提下,是否得出一致的文本评价结果。焦点问题在于,这些文本是否含有激发学生片面理解他国形象的元素,是否给学生造成刻板印象或偏见。“借助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能在繁杂的分析步骤中有效识别中国主题相关的文本,包括识别文本中的插图、作业以及蕴含其中的价值判断。” 帕特里克·乌尔鲍尔博士在开展借助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质性分析工作坊时阐释道。
帕绍大学校长卡罗拉·永维特教授对该跨学科研究团队出席本次研讨会表示欢迎,她表示:“我代表帕绍大学,非常感谢有机会与浙江外国语学院及其德国研究中心开展紧密合作。这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以克服相互理解藩篱为导向的课题;能和中国科研工作者以此课题为抓手开展合作研究,进展令人欣喜。中国的文化、经济和语言激起我们强烈的研究兴趣。对帕绍大学的未来发展而言,研究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次研讨会期间,国际交流异彩纷呈:中方课题组进入帕绍基斯拉文理中学,采访该校一个班的学生和该班的地理老师。十年级学生在课堂中刚刚学过关于中国的知识,他们分享各自的中国经验,向课题组提出各种关于中国的问题。下午,教师教研小组以如何开展关于中国主题的教学为主题,与中方课题组交流。最后,浙外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卫东教授对所有学生和老师的付出,对他们的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认为该研究意义重大,并邀请德方课题组明年到中国参加由浙外主办的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巴伐利亚州高等教育中心(BayChina)和帕绍大学教师教育及学科教学法中心提供经费资助。
本文于2019年11月30日在帕绍大学官网发布,链接:
https://www.uni-passau.de/bereiche/presse/pressemeldungen/meldung/detail/schulbuchforschung-als-beitrag-zur-voelkerverstaendigung/?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更多往期新闻:
http://www.zisu.edu.cn/info/1005/17688.htm
http://zfd.zisu.edu.cn/info/1094/1237.htm
作者:帕绍大学 卡特里娜·约旦(Katrina Jordan)
编译:浙江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实习研究员 胡敏